八成业主赞成小区应建公厕 选址问题暴露深层分歧———
本报记者报道 小区究竟是不是应该建公厕?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话题成了焦点房地产网上关注的热点,网上一则“小区内是否应建公共厕所”的调查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小区公共设施的话题上来。尽管在近500名投票人中八成以上持赞同意见,但当谈到小区公厕建在哪里,如何收费等问题上,很多业主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由于相关文件对此尚无明确规定,要彻底在小区内解决如厕问题,目前仍是纸上谈兵。
■八成被访者赞成小区建公厕
记者在一些社区发现,在楼后、绿地灌木丛等隐蔽处,可以轻易地找到便溺的痕迹,有些楼道里的味道甚至可和动物园里媲美。有的一层的居民抱怨,经常隔窗就能看到有人在随地解决“内需”。一名在小区进行装修工程的施工队员告诉记者:“别人家又进不去,小区里也没有公厕,我们只能选择随地解决。”
在焦点网举办的这项调查中,83.7%的人投了赞成票。他们赞成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两点:方便溜弯业主、方便临时来访人员。显然是搞装修一行的“xiasongqun”感同身受:“搞装修几次都找不到厕所!”13.68%投反对票的网友认为,小区又不是公园,如果规划中没有,就不应该建。还有人看得更远:外面的人都来上厕所怎么办?小区居民专门上公厕怎么办?
物业公司多数投了赞同票,北京通达仁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建军说:“在新接管小区时,装修的、送货的人很多,随地‘方便’现象愈发突出。既然社区内面积还大于公共区域,当然也需要有公厕了。”
■涉及公厕选址各家都怕沾臭气
虽然反对者数量处于劣势,但其提出的深层问题却引人深思。据了解,西城区某街道小区居民认为,早锻炼时回家上厕所是个麻烦事儿,但街道请来专人为公厕选址,可建在谁家旁边谁都不同意。花家地西里小区先后为公厕几次选址,最后仍因为无合适地方而作罢。一名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表示:同意建公厕是一回事情,至于是否同意建到自家门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山东老汉”也表示,除去选地址的问题以外,还应当考虑的是,如果公厕建成后,居民用上了没有?该不该收费?产权如何明确?赞成建公厕的物业公司也同时提出,如果开发商前期能够给公厕规划出“一席之地”,这类选址矛盾就很好解决。
■建设小区公厕尚无强制规定
对于小区内公厕有决定权的开发商投出的多是反对票,北京置信华安房地产开发公司营销经理沈瑞莹表示,在对外营业的商户、流动人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小区还有可能考虑。对于占多数的封闭式小区,根本就没有建公厕的必要。也有开发商认为,小区内建公厕在占地、水资源及管理等各方面都是很大的浪费。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是否应在规划中给公厕“一席之地”,记者咨询了市规委。市规委办公室陈主任指出,2006年6月1日起执行的《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中将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其中也包括了公厕。同时陈主任说:“这个《指标》只是个指导性文件,并不具有强制效用。”对于何时能将公厕纳入像教育、医疗卫生等强制性指标之列,陈主任表示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