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靠啥"天天平价" 与中国产品"质量门"有关
在日前举办的“民族企业如何应对跨国零售巨头挑战的研讨会”上,有专家称: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跟“沃尔玛们”“天天平价”的供应链管理不无关系―― “沃尔玛”、“家乐福”已经成为了琳琅满目商品的代名词,以这二者为代表的跨国零售巨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商业原则、消费者习惯,成为零售业的领头军。
但是,“沃尔玛们”在中国的着陆,像黑洞一样吞噬着几乎所有的产业链。从而在“天天平价”的口号下,不仅控制了生产者,也控制了消费者,成了零售业真真正正的“垄断者”。
喜忧参半的“沃尔玛们”
宣称“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的沃尔玛,用其“每天都是低价格”、“日落原则”的服务理念,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沃尔玛价格比其他超市便宜,东西全。”这是消费者对沃尔玛的普遍评价。尊重顾客、理解顾客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因此要让他们买到的每一件商品都物有所值,“对所有人的尊重”构成了沃尔玛的企业文化。
随着“沃尔玛们”在中国开店的大跃进,“质量门”事件也接踵而至。
2008年3月14日,“2007年最受关注的十大消费事件”出炉,其中,家乐福销售过期肉成为网友最为关注的事件。此外,作为《财富》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也因食品计量合格低,而被写入“十大”之列。
4月17日,家乐福北京望京店打出猪肉9。9元/斤的低价,很多人挤在柜台前挑选猪肉。正在购物的刘阿姨也被诱人的低价所吸引,但由于上次购物“心有余悸”,刘阿姨欲买又止。刘阿姨告诉《市场报》记者:“上次在家乐福买的猪肉,回家才发现已经变质了,一口都没吃,全扔了!你说这肉,又不知道保质期,变质了也没法看,而且不知道这肉到底是从哪进的,不敢买。”
据《北京晚报》报道:黄先生在家乐福超市买的猪肉,购物小票上标明购物日期为2008年1月8日,而猪肉外皮的蓝色检验章上却写着“200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