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天打电话咨询的家长不下四五十人,但学校的答复一律是:“等统一安排。”
备受小学生家长关注的今年本市小升初政策,终于在本月“千呼万唤始出来”。而“推荐入学”这个名词,也在一时间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规定表示,
推荐入学将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主要依据。而家长们担忧的是,推荐入学能否缓解小
升初择校热潮?推荐标准能否摆脱优秀枷锁?而随着市、区小升初政策的陆续出台,各区县以往被趋之若鹜的“名校”,却始终是静悄悄的。
现象
升学火暴排队转入暗战
“怎么现在学校都没有什么咨询会和面试呢?”每天都在网上搜寻各学校小升初进度的于先生说,今年小升初政策迟迟不出台,让自己着了一回急。但盼到政策出来了,学校这边又打上了“太极”。“打电话问学校,都说还没开始。”
于先生回忆,去年4 月中旬到五一前后,各区县的热点学校一到周末就是人满为患。家长带着孩子们,奔波于各校园开放日、招生面试、咨询等活动,让身为五年级孩子家长的于先生已经感受到了“小升初”的紧张程度。“可今年眼看4 月就过完了,我们这拨儿还什么动静都没有。”当摩拳擦掌的于先生,整理好孩子的所有获奖证明后,突然发现劲儿不知道往哪使了。
上周末,除了各高校扎堆进行高招咨询外,各中学都是大门紧闭。于先生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在一个小升初网的论坛里,交流自己获得的升学信息。而今年,论坛显得冷清不少,现有的几条话题也都是之前媒体报道出的相关文章。
但让于先生看不明白的是,在论坛信息空空如也的同时,小升初网站首页的“综合素质测试公益讲座”、“综合素质测试培训班”的广告,却比以往都要活跃。“现在中学门口,
没有收简历的窗口,可不少培训机构的简章倒是发得很热闹。”于先生说。
而打过电话一咨询,这些“综合素质培训班”大多都表示已经满额。“我们年初就开始招生了,今年升学的孩子早就开始培训了,现在报名的都是四、五年级的。”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
在简章上,从学校语数外各学科,到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情商智商,都是孩子们应对小升初面试的必修课程。
而这些培训班的主攻目标,也都无外乎人大附中、四中、十一中、八十中这些小升初的名校。
一位参加了这个培训班的学生家长透露,这些培训班的不少任课教师,其实也是在给学校暗地挑选尖子生。
“现在学校不会顶风大搞咨询会,更不会测试和面试了。”家长认为,之所以校园里没
有了火暴的排队场面,是因为“阵地”已经“转移”到了这些校外培训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