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上8时,对于摩托罗拉中国区员工来说,是一个微妙的时刻。在北京摩托罗拉中国区总部加班的一些员工打开公司邮箱,发现一封摩托罗拉全球总裁布朗的来信。信中说,摩托罗拉将被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其中一家专门负责手机业务,另一家从事网络设备、有线电视机顶盒等其他增长更快的业务。
已有80年历史的全球通讯巨头摩托罗拉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将公司一分为二,是这个“没落的贵族”为扭转颓势采取的最新举措。而在中国市场的调整,是摩托罗拉复兴之旅的关键一役。
3月27日上午,在摩托罗拉中国区总部,一些部门的员工在内部会议上被告知,目前的一切工作将照常进行。在天津工厂,员工们在一份内部文件的第一条看到,今年副总裁的收入将不会增加。公司号召员工们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完成首要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必须满足客户对出货的要求,提供最优的成本。
调整已经开始
事实上,摩托罗拉中国区员工对公司拆分的消息并不感到惊讶。1月31日凌晨6时,他们就已收到布朗给全球员工发出的一封“吹风信”。在信中,布朗透露了公司将要分拆业务的计划,并称正在对分拆进行评估。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早在去年,两大事业部内部人员调整就已经开始,一些原手机业务的员工被调到了网络事业部。而网络事业部的人员被不断扩充。事实上,摩托罗拉天津工厂的内部人员调整早有发生。几年前,摩托罗拉即将天津手机电池和充电器生产的部分员工合并到手机业务部门。
对此,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公关部负责人解释说,内部调整是摩托罗拉岗位优化工作一部分。而对于传闻中的天津工厂的裁员计划,该负责人强调,天津工厂目前依然是摩托罗拉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出现的人员调整,是出于优化成本的角度考虑。
“在中国公司内部,手机和网络事业部的大多数业务都是独立运营和核算的,因此拆分工作并不复杂。”一位内部人士说。“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流程,如果情况顺利的话,会在2009年实现。”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公关部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望京的研发大厦已成为摩托罗拉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摩托罗拉还把亚太的物流配送中心移到了天津,天津的会计中心的服务范围也扩张至全球范围。中国俨然已跃升成为摩托罗拉全球产业链的最核心环节。
一位渠道商认为,摩托罗拉的分拆要到2009年才有望完成,目前渠道层面还没有受到直接的影响。
从“宝贝”到包袱
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正在成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从利润的发动机变为公司的包袱。自其Razr系列手机推出以来,摩托罗拉再没有推出让市场一振的手机产品。摩托罗拉V3的神话也没能再次上演。一位内部人士说,由于摩托罗拉工厂在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再加上订单的减少,一些生产线已被暂时调整。
尽管摩托罗拉想尽办法来拯救手机业务,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手拿黄金V8的贝克汉姆的广告遍布全球,但足球巨星的微笑并没能给这家老牌的通讯公司带来好运。
在过去的一年中,摩托罗拉手机全球第二大厂商的位置被三星公司取代。而且有人预测,摩托罗拉第三名的位置也有可能将被索尼爱立信超越。2007年全年,手机部门的全球亏损额为12亿美元。而仅仅一年前,这个部门还为公司贡献了27亿美元盈利。
在人们看来,2006年年底是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但当时市场仍对于处于Razr销售热潮中的摩托罗拉抱以厚望。不过,随着效仿者相继推出各自品牌的轻薄款型,摩托罗拉最引以为豪的Razr在2007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的急速下滑已经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超薄概念手机之后,倡导设计先行的摩托罗拉在新手机的推出上乏善可陈。与此同时,摩托罗拉的研发部门花了太多精力在复杂系统的开发上。从而失去了推出更为先进的智能手机或是多媒体娱乐手机的先机。”易凯资本分析师张鹏认为。
数据显示,摩托罗拉2007年新出机型仅13款,而其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诺基亚也有37款。在摩托罗拉上演V3的辉煌之后,这个手机巨头就再没有重量级的产品问世。
在缺乏明星产品问世之外,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低价手机市场上也败下阵来。在中国市场,除了要对付像诺基亚、三星这样的劲敌之外,还要面对中兴通讯、宇龙酷派这样的新军,后者在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定制上异军突起,而且这些国产手机商靠低成本的价格优势风靡全球,甚至挤进了沃达丰、和黄的全球定制名单。
当丧失了产品速度和价格优势之外,摩托罗拉固守的阵地似乎仅剩下80年的品牌魅力了。但是在这一点上,过快的降价速度俨然成为了摩托罗拉忠实用户的破坏之王。
“产品降价太快。”北京一位摩托罗拉手机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反而让手机更加不好卖。”
黄金招牌的出路
在业内看来,摩托罗拉做出分拆的决定似乎也是迫不得已。有消息显示,摩托罗拉大股东卡尔·伊坎早在去年就已向管理层发出责问,并倡导分拆手机部门。
布朗表示,早在今年1月31日,摩托罗拉已宣布将对业务结构和战略进行评估,新分拆方案正是此次评估的结果,而并非迫于伊坎的压力。这一点从布朗在1月31日给摩托罗拉内部员工的信件得到了证明。
事实上,在此次摩托罗拉分拆计划出台前后,业内普遍认为,摩托罗拉未来的打算还是为其手机业务寻找买主。而摩托罗拉也并非第一次分拆旗下业务,当年它曾将导体部门出售给私募公司。
“爱立信曾在几年前就分拆手机业务与索尼成立了索尼爱立信,这是通讯业内成功的例子。不过,对于摩托罗拉来说,手机业务是其黄金招牌,其品牌价值无法估量。”易凯资本分析师张鹏说。
“时间是最重要的,手机业务被分拆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需要决定性的行动来部署手机业务。”摩托罗拉高层认为。
摩托罗拉董事会批准其分拆计划的当日,摩托罗拉股价涨幅一度达12.5%。一位业内人士称:“如果不分拆的话,诺基亚和其它竞争对手公司的高管可能不会对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感兴趣。但是,现在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不过,拆分能迅速拯救摩托罗拉的颓势吗?Gartner移动设备研究总监卡罗里纳·米兰内塞(CarolinaMilanesi)表示,“我们不能指望摩托罗拉会在2008年扭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