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钧陶(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3月28日消息,2008中国通信业环境友好发展论坛于今日在北京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等单位与组织出席本次论坛,腾讯科技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直播报道。
论坛现场,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先生发表演讲。赵钧陶称,爱立信和供应商合作开发了空载软件,能够使基站空载时收发信息设置成相应的状态。在爱立信的网络中可以实现10%以上的节能,就是说我们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万吨,如果在全球都实现这个基站一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万吨,那么这对减少温室效应也是相当可观的。
以下为文字实:
主持人:史炜主任从一个展现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一个主题报告发言人是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先生,他的主题是“绿色沟通每一天,我们在行动”,大家欢迎。
赵钧陶: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代表爱立信公司参加2008中国通信业环境友好发展论坛,它体现了中国通信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自主行动。刚才史主任对爱立信做了一些表扬,坦率来说,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一直在努力。另外,我们在望京新的办公楼,我们是去年搬进去的,也希望大家去参观交流。实际上这撞大楼并不像您说的成本很高,我觉得是国内一些企业也能够承担的,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主要是和大家探讨一下电信业可持续发展和气侯变化之间的关系。
爱立信公司在保持通信技术领导地位的同时,坚持企业的目标,必须融入社会的目标。在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以自己的专业技术为环境的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爱立信以加强环境保护、繁荣经济、社会公正作为企业的准则,同时通过我们的产品、服务、技术,将公司的目标和整体增长目标联起来,然后创造积极正面的影响。
为此爱立信其实作在1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通信对环境的影响,开始系统的研究通信可持续发展问题。在1993年,爱立信发布了第一份,针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环境报告,1994年推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深度评估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LCA方法。对移动通信产品在整个生活周围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的评估分析。2000年在摩洛哥推出第一个太阳能基站。2001年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2002年开始将生物能源应用移动通信业。
爱立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节能减排方面的认识和努力,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我今天从这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方面,是减少我们自身经营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为爱立信作为一家通信企业、ICT企业。第二个方面,利用我们的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推动节能减排,使社会受益。在我们自己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爱立信在90年代建立了深度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分析评估了整个经营活动和供应链与产品生命周期,从原材料、元器件、化学品的供应,包括生产和运输,左边这张图是在德国AMD处理器生产厂拍摄的,右边上面的图是爱立信总部。原材料到爱立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消耗的能源,以及这个产品从工厂交付给我们的用户,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我们的产品在他的生命周期里面,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到最后,通过人们的努力,把生命周期终止的产品回收,再利用里面所产生的指标。
这里面的影响指标是二氧化碳和等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张图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整个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定量分析,这个图是以2006年爱立信的生产为例。在我们的生产供应链上产生了400万吨的二氧化碳量。接下来是爱立信在全球的运营场所。另外还有我们的无线基站,在十年使命周期里面2006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有其它配套设备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运营商间接经营和使用爱立信设备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量。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终止、回来再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样的分析也是在业内比较早期实行的,而且我们做这样的分析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一直在跟踪,而且建立了业内最完整的数据库。由于爱立信在这方面的成绩,我们在CDP碳排放项目里面成为了电信设备制造商唯一的获奖公司。
除了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之外,爱立信在节能减排方面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用尽量少的站点来规划网络,不断更新网络技术,优选网络规划,可以使站点减少1/3,但前提是保证网络的容量、质量。另外从单个产品的功效和能耗上面进行优化。另外一方面,考虑替代性能源,比如说太阳能、风能。除了对网络优化和对单个产品的优化之外,大家知道在移动通信里面很大一部分投资和能耗是来自于外场方面,像天线、天线铁塔和无人职守的基站,爱立信去年和很有名的建设设计师一起合作,推出了新型的基站、天线铁塔,由以前的传统铁塔设计成了这样一个集成式的铁塔,这样减少了馈线的损失,直接的能耗,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里面可以减少20%。因为在传统的铁塔里面需要大量的钢材,分立的机房需要空调和其它设施,而这个新型铁塔是利用混凝土来做的,它是采用自然风,把热气从上面排出去,这样的铁塔在底部也设有牢固的门,所以没有围栏。
大家知道爱立信是全球移动通信的第一大供应商,全球将近40%的移动基础网络基站是由爱立信提供的,另外我们网络话务量的模型是根据峰值设计的,另外在低谷的时候很多设备实际上是空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使空载的设备能耗降低?我们和供应商合作开发了这款空载软件,能够使空载时收发信息设置成相应的状态。在爱立信的网络中可以实现10%以上的节能,这个10%代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万吨,如果在全球都实现这个基站一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万吨,那么这对减少温室效应也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通过爱立信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减少能耗之外,ICT产业方面,实际上是一个低碳的产业,大家可以看到从移动通信来讲,根据我们和相关独立机构的测算,仅占0.12-0.14%资源的消耗,这个计算是2006年做的,那时候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是26亿户,整个产业的排放量是不超过2%的,所以比较而言ICT还是一个低碳的产业。美国的汽车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30%,如果把交通运输加旅行加建筑是占70%,所以相比较而言,ICT产业还是一个低碳排放产业,但不以为这我们有潜力,不以为这参与的企业和运营公司采取行动。
另外一个数据是GSM用户年均的碳排放量,我们测算,一个用户一年平均产生25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总体来讲我们这个产业的预测在未来五年整个移动通信产业能耗不会有大幅增加。虽然在这些年来,移动通信产业从第一代的模拟移动通信,到第二代移动通信,到第三代的多媒体移动通信,手机功能、应用已经变得无比丰富,但它的耗电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我们有一项数据是来自于索尼爱立信的,2001年索尼爱立信成立,2001年推出的索尼爱立信手机耗电量是21毫安/时,而现在测算的手机耗电量也是21毫安/时。
另外电信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工作具有潜在的贡献力量。这是对25家欧洲电信运营商服务的研究,如果有10%的员工采用灵活工作制,比如弹性工作、居家办公,可以减少22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有20%的商务旅行可以用其它方式代替,又可以减少22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这是相当相当可观的,这是ICT产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可以作出的贡献。
另外我们相信,ICT产业特别是通信业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像提升GDP的成长。移动通信可以越来越的使一般老百姓获益,包括教育、医疗等等,而且可以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力。比如说我们在印度实施的一个项目,这是印度政府做的,印度固定互联网的接入目前基本上是在大中城市,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互联网的接入基本上没有可能,印度政府有一个计划,要为农村的人口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现在他采用的方式就是移动通信技术。
爱立信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提升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很多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承担的非洲千禧村项目,提供了包括医疗、教育、农业、咨询服务等。另外我们也做了梅州扇区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这是爱立信与中国移动联合推进的项目。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行动,更重要的要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我觉得这实际上更重要,没有员工的自觉参与,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搞的深入,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搞了“绿色365,每天一点努力,环境将更加友好”,这个活动开始之后一个月内收到了200多名员工的电邮,我们在望京大楼每周都有鼓励大家爬楼梯的活动。我们在去年获得了2007年中国信息产业节能创新奖。
总之,爱立信公司愿意和方方面面一起、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用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使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更加友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