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面新区平地起 望京成超大社区相当中等城市
2008-03-14 10:39 来源: 北京晚报

  望京
  望京社区位于北京东北部,常住人口约30万人,其中,日韩籍人士占有很大比例。根据政府规划,望京将建成超大规划的社区,总规划占地16平方公里,总居住人口将达到50-60万人,相当于一个标准的中等城市。

  望京居民中演艺界、企业管理者、外企职工、律师、医生、记者、外国人较多,中产阶层比重较大,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明显。望京小区的家庭私家车拥有率接近50%,出行方便。2004年政府在望京新建9条道路,进一步改善望京地区的交通状况。

  方庄

  方庄是北京第一个整体规划的住宅区域,位于东南二环,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曾经被称为北京的“富人区”。方庄的住宅小区的名字很有特点,就是其名字都有一个“芳”字,其中四个最大的小区分别叫做芳古园 、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将这四个小区的中间名字连起来就是“古城群星”,即古老的北京中新的亮点之意。

  其地食街十分有名,两边分布着数十家餐馆,如金山城、小土豆、都一处、金鼎轩、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Mr.Pizza 等。目前,方庄还在发展建设之中。在原有区域的东侧,正在建设方庄新区,已经建成了芳林苑 、早安芳庄、时代紫芳等新的高档住宅小区。

  回龙观

  回龙观这个地名源于当地的一个村庄-回龙观村。但回龙观小区没有建设前此地区的核心地带并不是现在的回龙观村。北京开始实施住宅改革及出现房地产热后农场决定将下属企业北郊化工厂搬迁,厂地进行住宅楼建设,这就是现在的龙华园小区。同时修建十里长街,连接回龙观和霍营,为以后开发回龙观东部做准备。现在的回龙观小区主干道回龙观东大街就是在十里长街基础上修建的,这条路也是此地仅存的几条道路旧址之一。后华远房地产买下农场家属院西面至现八达岭高速这块土地建设住宅小区,这就是现在的慧华苑。

  北京市政府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后,天鸿集团看中了回龙观这块风水宝地,开始投资开发建设回龙观文化居住小区。从那时起此地变成了北京最大的建筑工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小区一期、二期乃至现在的六期的建成使此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农田已是高楼林立,阡陌纵横已是柏油四通四面八方的人汇聚此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上地

  上地早些时候叫永顺庄,因地面高出47米,地势高于周围不易淹没,又改为上地村。1991年实创总公司对该地区进行开发,挖掘出“古汉墓”。上地既称之为宝地。

  随着高新技术以其巨大的活力改变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能否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着眼点,1991年国家科委和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这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它的成立是北京市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992年由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园区和招商引资。

  天通苑 

  随着天通苑地区第一座跨清河的公路桥的建成通车,这一拥有15万居住人口的大型社区终于结束了南北只有一条路通行的历史。而随着此后北苑路北延桥等其他跨清河的桥的陆续建成,京北第一居住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改观。

  CBD

  CBD的全称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我国现有三种译法:中央商务区、商务中心区或中央商业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现在,北京的CBD确定在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至通惠河,北至朝阳北路的区域内。现代城 市商务中心,汇聚世界众多知名企业,经济、金融、商业高度集中,众多最好的写字楼、商务酒店和娱乐中心,最完善便利的交通,最快捷的通讯与昂贵的地价。

  朝青

  朝青板块,南至朝阳路,北到姚家园路,东西两侧分别与东四环、东五环相接,随着2004年后的规模性开发和周边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已逐渐成为京城最具知名度的大规模开发区。毗邻CBD、交通路网的日渐改善和多数楼盘的亲民政策已成为这个区域广受瞩目的主要原因。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区,商务功能的发达是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而城区下辖的奥运村和CBD的长远规划又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商务、外事和体育所集合而成的强大的均衡性和实力性是区域强大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朝青板块从在朝阳区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发展特性而言,都无疑成为城区东扩和CBD人群居住转迁的前沿阵地,因此政策的支持和CBD的发展将成为区域的核心推动力。朝阳北路以南区域相对开发较早,目前居住氛围已逐步形成;朝阳北路以北区域大规模开发始至近几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项目层次和价格逐步走高,已逐渐成为京城最具关注度的热点区域。

  亦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开始筹建,1992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1994年8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在开发区内设立了中关村亦庄科技园,开发区的一部分成为中关村一区五园之一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

  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北京市政府赋予开发区更为宏伟的发展目标:以一期规划的23.5平方公里为核心,43平方公里作为配套协作区,使开发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规划中的亦庄卫星城,仍以一期规划的23.5平方公里为核心,北起公路一环,南到公路二环,建设面积80平方公里,总面积195多平方公里,人口达50万。在不远的明天,一个经济发达、规划科学、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卫星城,将在这里建成。

  与西方国家的造城运动不同,中国的传统城市往往具有整体规划性,街道交错有制,城市功能分清,这也恰恰是北京、西安与上海、青岛的不同。然而相对于宏观的整体城市概念,北京内部自身的城市功能分割却颇有些西式“自然形成”的方式,约定俗成的一个个区域就此应运而生。

  如果在20年前,说起北京的“东富、西贵、南贫、北贱”,或许还有人有所认同。但在20年后的今天,如此的说法已经变得不合实际。随着北京地产的迅速发展,在20年前可能还不曾听说的地方已经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区域,其价值在岁月变迁下的飞升难以估量。在今天,当我们上网查阅房地产项目的时候,网站上都会首先列出一个个热点区域的名称以方便查找。如此的习惯既是对居住区域化的划分,又是对城市功能的界定。如果说,北京地产20年建造了数千个项目,倒不如说20年间建造的是数十个崭新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随着北京市整体规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有计划的区域也在有条不紊地兴建中,它们将与那些已经存在的、约定俗成的区域并存发展,共同代表着北京的新城市状态。

  现在,当购房人在一起交流时,言谈中也已经将“朝青”、“亚北”等等那些在行政区划中找不到的名字挂在嘴边。我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区域,这正是20年来北京地产带给北京的又一份作品。

  通州

  北京市通州是一个从来都不缺开发热点的区域,八通线的开通带动沿线项目迅速升值;运河文化的打造使得运河两岸的房子卖起了概念;而行政服务功能区的规划,将使通州以“官城”的定位吸引更多人群的关注,通州的房地产市场成为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区域市场。同时随着CBD核心区域的逐渐扩大,到通州置业的CBD工作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其房价比其他城区低许多的情况下,许多年轻白领把通州作为他们购买住宅的首选之地。到目前为止,通州楼市的供应品种已十分丰富,包括别墅、公寓、花园洋房、精装小户型等多种物业类型,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多种需要,支持通州房地产持续性发展的软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通州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论坛精选
·呼吁关注 ·桌子
·绿了 ·慢跑看花
·天道酬勤哈 ·
·共朝美好,童望京彩! ·篮雪花
·又新认识一种树 ·登顶,热
·九华山雨霁插霄峰上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节约粮食小标兵
·须晴日 ·北京三里河公园
·#节约粮食小标兵 ·港媒:解放军一口气发
望京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