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探访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希望能将银行公厕也纳入这个管理办法中”,近日,读者孙女士向“民意直通车”反映,本市很多银行网点内没有设置公共卫生间,“银行排队等上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并不鲜见,多的时候甚至要等一个多小时,最怕出现内急现象了。”
“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卫生间,更何况银行呢?”市政协委员史朝建议,银行应从设立厕所做起,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而正在向市民征集《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的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新的修订稿中考虑到市民和委员的建议。
■交电话费憋了半小时
孙女士说,平时都是在自动取款机或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业务,因此很少去银行的营业网点。“春节前,我正好路过一家银行,就顺便进去交电话费。”让孙女士没有想到的是,银行里坐满了等候的顾客,还有一些人站在大厅里等候。孙女士等了半小时,排在她前面的还有30多个人。这时,她突然内急想上厕所。“我找了一个遍,银行里根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她只好问大堂值班经理哪里能上厕所,对方告诉她出了银行走一里地有一个公厕。“我当时真急坏了。要是去上外边的公厕,回来估计就错过号了。不去吧,又憋得实在难受。”为了不白等之前的半小时,孙女士只好忍住。又过了半小时,她才交清电话费,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厕所。
和孙女士相比,经常去银行取退休金的李大爷就有经验多了。“银行里没厕所,我都是在家上完厕所再去银行。”李大爷说,老年人最容易内急,腿脚也不方便,因此他每次去银行前,除了少喝水,一定先在家上厕所,防止在银行等候期间出现尴尬的情况。
■银行没有厕所成了“自然现象”
为了验证读者的反映,记者昨天走访了本市一些银行营业网点,发现大部分营业厅确实没有公厕,顾客上厕所只能外出解决。
“请问,银行里有公共卫生间吗?”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望京的一家招商银行。“公共卫生间?我们这里没有。上厕所到旁边的建材城,那里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员工有没有卫生间?”“有,但不对顾客开放。”工作人员说。在离招商银行不远的交通银行,记者得到同样的回答,“银行里没有公共厕所。”而在小营附近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宽阔的营业大厅里也同样没有卫生间的标识。银行里没有厕所似乎已是一种“自然现象”。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银行营业网点里没有公厕表示遗憾。市民陈先生认为,作为服务机构,银行应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腾出地方设置厕所。而朱先生则表示,银行虽然也考虑到了顾客的一些需求,比如设有饮水机和一次性纸杯供顾客等候时使用,但只顾及了顾客口渴,却忽视了顾客的如厕问题,就使银行的服务显得很不周全。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顾客如果内急,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建议他们去附近的网吧、超市、写字楼、大商场、快餐店解决。但问题是,这些场所的卫生间本来就条件有限,它们在无形间又要满足银行顾客内急的需要。小营附近工商银行旁边网吧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来他们这里上厕所的人,有一半以上是到银行办事的。对于银行不设公共卫生间的原因,银行内部人员解释,很多银行的网点面积有限,根本没有地方设立供顾客使用的卫生间。同时,有关部门对银行有安保要求,银行内不能留监控死角,这也限制了在银行内设立厕所。
不过,一些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许多银行网点没有厕所导致顾客不便的问题已经引起银行高层的重视。目前,银行的分行已经要求努力设立卫生间,并对外开放。今后,银行在布局新网点时,也会尽量考虑厕所的配套问题。
■设立厕所
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卫生间,更何况银行呢?”民进北京市委教委主任、市政协委员史朝建议,银行应从建设卫生间做起,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外,银行在今后的规划中,配备公共卫生间应作为一项达标的要求执行。对于确实因面积有限,在室内建设卫生间不具备条件的银行,史朝委员建议市政部门应实地调查后在其附近新建公共厕所,解决顾客到银行办业务如厕难的问题。
■新的公厕管理办法将考虑银行
本月19日至29日,《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送审稿在市政府法制办网站征求民意。送审稿中提出,在道路两侧、居住区、广场、园林绿地、车站、码头、商场、饭店、医疗卫生机构、加油加气站、影剧院、展览馆、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设置公共厕所。对此,已有网友建议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应包括银行。昨天,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市民和委员的建议将在新的修订稿中加以考虑。
■美国银行厕所对外开放
美国人的生活,除了商店以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银行了。在美国大街上走一走,会看到各种名称的银行。美国的银行营业部堪称服务到家,各商业银行对顾客服务有着非常热情的投入、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很多营业部采用落地式大玻璃窗,保持空间的通透,陈列历史名画,营造文化氛围,免费提供饮料、棒棒糖、报刊之类,供顾客排队时打发时间,此外,每家营业部的厕所都为客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