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城管监察、街道办事处……看似分工不同的多个职能部门,却能被整合在一起联合办公。今年6月份,朝阳区43个街乡将全部建成数字化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实现多部门联合办公,在整合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能使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一般问题半小时内解决2005年,麦子店街道投入700多万元建成全市首个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率先实现了派出所、城管和街道三个部门在同一个平台联合办公,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目的。
“联合办公之后,居民遇到任何问题,只需给指挥中心打电话,工作人员就会将电话转接到居民需要的部门。”麦子店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主任王智介绍说,指挥中心从社区聘请了65名志愿者每天监督社区环境卫生,小到暴露垃圾、井盖损坏,大到路灯故障、街头游商都在监督范围之内,只要发现情况,志愿者就会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彩信将现场反馈到指挥中心。设置在指挥中心的液晶显示屏可对反馈上来的信息实现单画面、多画面显示,最多可同时显示16个不同地方。
据统计,麦子店街道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成立两年以来,平均每天处理各类案件15起,一般问题均能在半小时之内处理完毕。
数字化指挥中心全区覆盖近2年来,朝阳区已经在三里屯、大屯、呼家楼、望京等14个街道,太阳宫、高碑店、十八里店等7个地区办事处建成了21个数字化综合管理指挥中心。
今年6月份之前,朝阳区将再建22个数字化指挥中心,实现43个街乡全覆盖。按照规划,每个指挥中心除了配备一台超大液晶显示屏,还将有一个模拟沙盘。模拟沙盘显示各街乡内的社区分界,不仅能完整地展现辖区的主要道路和建筑等信息,还会通过红、黄、蓝等不同颜色的彩灯加以区别,以麦子店街道的模拟沙盘为例,黄色代表社区分界线、红色代表监督人员、蓝色则代表摄像头位置。
43个数字化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建成之后,朝阳区政法委将对所有指挥中心采取一体化管理,除了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之外,朝阳区还将为每个街乡投入100万元用于建设110路视频监控信号,实现全区资源共享。
近万“电子眼”今年联网今年3月,朝阳区将在奥运场馆周边、43个街乡交通枢纽周边以及公众聚集区域等重点部位安装2800个摄像头,实现重点地区和主要路段“电子眼”24小时网络监控的无缝隙覆盖。加上街乡和驻区单位原有的图像监控系统,今年,朝阳区近万个探头图像将实现全区联网、整体防控。
据朝阳区政法委书记佟克克介绍,在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可以将该区域的环境、治安、道路违法等情况“尽收眼底”。一旦摄像头捕捉到某个治安案件,附近的指挥中心就会自动发布出警指示,周围警力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2007年,十八里店乡夜间发生了四起盗窃案件,借助摄像头,案件全部破获。
此外,今年奥运会之前,朝阳区将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平房村实行封闭式管理,24小时派专人值守。据介绍,小区实行封闭,并不是简单地圈住道路,封闭的关键意义在于“有人值守”。通过在部分社区周边增设围栏、或者在小区出入口设立岗亭等方式来维护小区治安稳定,不会对居民出行和周边交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