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琳) 将住宅楼临街面一层“开墙打洞”改造成门脸房出租经商,这已经成为城市环境“重灾区”。在朝阳区,这一现象将得到全面治理,房屋所有者将被责令把墙体还原。
昨天,朝阳区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表示,朝阳区通过集中治理,将基本解决全区垃圾暴露、违法户外广告设立、违法建设和住宅楼“开墙打洞”4类重大市容环境卫生问题。9月底前,京顺路、通惠河北路等25条景观大道将完成“开墙打洞”复原,11月底前,力争全区消灭“开墙打洞”。
朝阳区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永贵介绍,近几年,沿街住宅楼一楼居民“开墙打洞”现象日益严重,如东四环四方桥西南角的双龙小区,紧临奥运会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场馆,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小区。沿街住宅楼变成的门脸房,成了水站、小卖部、发廊、房屋中介等,影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据统计,小区内一层1000多户居民中,“开墙打洞”进行经营的就有138户。
张永贵表示,目前全区有600余个城市管理监督员,将分片巡逻检查,遇到相关问题及时上报。“开墙打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将窗户、墙体打开形成门脸房,将由建设部门查处,责令恢复原状;另一种是打开墙体,并在楼层外扩建门脸房,这种属于违法建设,全部要拆除。
同时从即日起,凡出现新增的垃圾暴露、违法户外广告设立、违法建设和住宅楼“开墙打洞”问题并已形成不良社会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将对负有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执法和作业责任的单位以及属地管理单位,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