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盗版DVD,担心被字幕忽悠;看正版DVD,嫌家里的液晶屏幕还不够大;买票进电影院,票价太贵;鱼和熊掌如何兼得?看通宵电影!在上海和北京大型影院的竞争背景下,“冷”了很多年的通宵电影现在又“热”了。
19年前,上海的大光明电影院在1988年首创推出了周末通宵场,从此改变了适龄恋爱人群的黑夜――那时的通宵电影院,也和后来的“钱柜”KTV一样,开辟了谈情说爱的第二战场。后来,一周一“宵”还嫌太少,上海燎原电影院竟然大手笔地开设了天天通宵场,夜夜火爆,立马成为当时的娱乐文化头条,连日本NHK广播公司也闻风而动,专程派员拍摄了电视专题片,通过卫星转播介绍。当时,北京的通宵电影市场还没有上海的红火,到了暑假,如果有亲戚或者朋友从北京来上海,最让他们觉得开眼界的娱乐活动就是看通宵电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的娱乐夜宵菜单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看碟时代”的积极上位,别说是通宵电影,就连电影院本身的吸引力也江河日下。好在如今电影市场跌至谷底后,慢慢回暖。如今,像北京新开的望京星美,上海的和平影都和永华电影城都“默默无闻”地开设着周末通宵场,却有点“藏在深闺无人知”的尴尬,直到今年暑假的一部《变形金刚》,初上映时火爆到一票难求,让不少影迷不得不“移步”至通宵场,一看才发觉,居然上瘾了!
这种上瘾,价格成了最主要的因素。一张电影票到底应该多少钱才合理?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张电影票的票价等于两个汉堡包,这样是比较合理的。很显然,作为中国的影迷,按照平时的票价,我们都成了多买“包子”的冤大头,只有看通宵场的价格,100元四场,才比较接近“合理”,四部里面即便有两部烂片,也能做到心理价位上的不赚不赔。
再看看各类促销,比如北京的望京星美,无限续杯可乐,至少能灌个水饱,而上海永华的价格更让人心动,79元4部,估计是全国通宵场最低价了,饮料也能免费续杯,只是换成了更小资的illy咖啡。作为全国票房之最的永华电影院,它的通宵电影订票系统也很特别,有专用的网站、电话,+1元就能送票,还能使用“支付宝”网上付费,尤其是到了年末贺岁档大片撞车的时候,看通宵场,绝对堪称“多快好省”是为中国反盗版事业做贡献的最佳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