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转变:后台建设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打造零售信息化工程共建国际化管理平台
2000年,苏宁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ERP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ERP系统的电器连锁企业,在信息化道路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06年4月11日,苏宁电器SAP/ERP成功实施上线,该工程创下全球零售业SAP实施规模最大、实施周期最短两项纪录。
苏宁一直是国内零售企业中信息化应用的领先企业,早在6年前,苏宁就率先实施了ERP,而几年来,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及更高层次的管理需求,苏宁决定引进全球排列第一的ERP管理软件,成为SAP/ERP在中国大型零售企业中的典型用户。SAP的引进和实施,使中国大型零售企业业态有了新的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逐渐转变为知识技术型企业,在终端的操作也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化和网络化。SAP的实施,不仅使投资、业务、人事、服务的管理一体化,也可以实现跨公司的管理及跨地区运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费用,最终通过产品的低价格使消费者受益。苏宁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系统带到了京城,使京城消费者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购物体验。
建立第二代物流基地引领中国家电物流模式变革
苏宁对第二代物流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最初是从06年提出的“5315服务工程”中公布出来的。苏宁的“5315”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在全国建设500个服务网点、30个客服中心、15个物流基地,其核心是实现苏宁电器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连锁化、规模化和信息化,以强大的连锁服务平台支撑连锁店面和销售规模的迅速扩张。由此,苏宁成为家电流通领域率先提出专业自营服务连锁化扩张的企业。
范志军介绍,目前家电行业存在的大量服务问题都是由于基础投入不足、服务平台偏弱造成的。延时送货、安装困难、重复维修等问题不能仅从端正服务人员的态度上来简单解决,必须要有服务的物质条件。因此,包括第二代物流基地在内的苏宁5315服务工程计划将打造这样一个足以支持苏宁全国服务需求量的硬件平台。这一服务平台的建设,必然有助于进一步凸显苏宁未来发展的服务战略,提升苏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外资家电连锁在中国的发展构筑更高的壁垒。
范志军介绍,北京的这个第二代物流基地占地70亩,其中纯仓储面积约30000平方米,总投资近亿元。第二代物流基地采用了立体机械货架、电动托盘车、液压手推车、进货液压平台、夹抱车等先进的自动机械工具,并采用了集成在SAP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的WMS库存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而配送也统一采用安装了GPRS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
第二代物流基地的启用,减少苏宁至少一半左右的物流成本。随着北京第二代物流基地的启用,它所辐射的廊坊和天津部分区域目前设置的外库将被全部取消,改由该物流基地全面负责这一地区苏宁连锁网络销售产品的配送任务,此外苏宁北京地区物流、售后、客服三大服务管理体系也将全面入驻办公,而且还将担负起苏宁新员工培训的职能。
在媒体见面会上,范志军高调宣布本周末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北京苏宁5周年庆典活动季”,并公布了活动季的5大举措:
第一大举措:苏宁家电生活新提案
苏宁五周年庆典活动季期间,苏宁进一步升级苏宁阳光服务,苏宁特别推出“家电生活新提案”这一列服务举措,这一举措颠覆了以往家电业内传统的销售服务模式。